在2017福布斯排行榜上位列中國汽車行業(yè)首富的李書福(53歲),當時評估其資產凈值67億美元。不到一年的時間內,李書福決定投資90億美元,收
在2017福布斯排行榜上位列中國汽車行業(yè)首富的李書福(53歲),當時評估其資產凈值67億美元。不到一年的時間內,李書福決定投資90億美元,收購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公司近10%的股權。
再往前,是2010年,吉利宣布15億美元(考慮流動資金安排耗資達27億美元)收購沃爾沃汽車,而當時,整個吉利汽車的凈資產才差不多約10億美元,總收入一百多億,比收購金額還小,完全是蛇吞象。
兩次收購,李書福幾乎都是押上全部身家(甚至負債),一次接一次的豪賭,最終抱得美人歸。時代,最終嘉獎了這個勇于加杠桿的人。
很多人問,為什么李書福每次都敢把所有的身家全部投資出去,難道他不會給自己留一條后路嗎?這種冒險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?
其實,這個性格不是后天才有的。在李書福的自傳中,他曾經這么說過:
“小時候,我七八歲的時候吧,那時候我已經有點懂事了。但我現在也分辨不出是出于好奇還是本性使然,我曾與小伙伴們一起賭過錢。如果我贏了一塊錢,我會將它全押下去,它就會變成四塊錢;我仍然繼續(xù)將它全押下,它就可能變出八塊錢來;如果我堅持把這些贏回來的錢全押下,那么它就可以給我?guī)硎鶋K錢;就這樣,我總是嘗試一些大膽的、冒險的押注,贏得別人總也贏不了的那么多錢。”
這就是企業(yè)家精神,這是本性使然。其實,如果你去企業(yè)界里面看看,會發(fā)現有不少企業(yè)家都是這樣干的。比如美國的馬斯克,即便是賣掉paypal獲得幾億美金,完全可以夠下半輩子優(yōu)渥地生活,他還是要把全部的資金投入到火箭和電動汽車上去。最慘的時候身上只有十幾萬美元。
這種企業(yè)家精神,是社會經濟發(fā)展最為稀缺的資源,也是創(chuàng)新進步最大的動力。這樣的企業(yè),我們不去扶持怎么能行呢?
當然,在有些人來看,這樣的行動是冒險。但其實并不是。對于李書福而言,當年15億美元收購沃爾沃,完全可以算是抄底。福特收購沃爾沃花了60多億美元,沒有管理好,如今1/4的價格賣掉,對李書福而言,天底下能有比這個更好的機會了嗎?一下就能獲得沃爾沃汽車的全部技術、人才、渠道,直接幫助吉利上一個臺階。收購沃爾沃以來,吉利汽車銷售收入翻了三倍,市值漲了10倍,已經充分證明了成功。
收購戴姆勒公司,相比會給吉利汽車帶來更多的發(fā)展機會。這個中國版的“大眾”,正在逐漸形成。一個以制造業(yè)立國的國家,必然會有一家代表性的汽車公司,現在來看,吉利最有希望。
關鍵詞: 90億美元